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发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讲话,简称 “三严三实”。 “三严三实”既有对党员干部腐败问题深入系统的研究分析,也有对党风政风问题全面深刻的理解把握,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三严三实”的阐述,朴素简练,值得深思,要深入挖掘“三严三实”的精神内涵,切实践行“三严三实”的品质要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成为“三严三实”的好榜样。
内化于心,把“三严三实”当做修身之道
“三严三实”是我们党核心价值观和优良传统的最新体现,强调修心正身、律己求实,既融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政治智慧,又把握了思想道德修养的时代脉搏;既强化了领导干部的从政准则,又提升了领导干部的作风标准。古语言“先修身而后求能”,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
正心修品行。修身在于正心,心正则言实,心正则行端。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自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自觉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志趣,从自身做起,在单位形成一种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培养浩然正气,面对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歪风邪气,必须坚持凡事出以公心、主持公道;坚持正气正派,做老实人不当“老好人”,面对不正之风敢于亮剑、敢于批评,不搞无原则的和谐。
静心修境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无论何时都要戒骄戒躁戒慵懒,保持一颗平常心。沉下心来做事,安下心来工作,不图虚名、埋头苦干,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自觉。不能只想着自己“能得到什么”和“没有得到什么”,而要多问自己付出了什么、群众得到了什么。要保持大局观,敢于承担责任。应该做的事,不推诿;应该负的责,不逃避。做到襟怀坦荡,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培养容人容事的气度、从善如流的雅量,心平气和、淡定从容的开展工作。
诚心修政德。作为领导干部,从政之德的根本在于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手握权力,要时刻思考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权力来自何处,如何为群众掌好权、用好权。要经常反思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绷紧党纪国法这根弦。要增强群众意识、树立群众观念,放下架子真正融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把工作做到实处,把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外化于行,把“三严三实”当做行为标尺
“三严三实”鲜明提出了党员干部做人处事的底线和原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行为标尺。身为掌握执法权力的税务人员,更要设防线、划红线、守底线,将“三严三实”的意识转化为自觉行为。基层税务机关贯彻落实“三严三实”的要求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是“严”纪律,求“实”效。要通过多种丰富的形式开展教育,进一步严明组织纪律。要严格执行党的组织制度,为完成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纪律保证。要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始终保持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对违纪违规问题铁面问责、刚性约束、严格执纪。
二是“严”管理,求“实”绩。建立健全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交办反馈制、机关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目标考核制度。推行立即办、主动办、跟踪办、公开办的作风。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实现靠制度管人、凭制度办事,通过对“德”、“能”、“勤”、“绩”、“廉”的考核,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激发干部职工干实事、真干事的主观能动性。
三是“严”监督,求“实”责。加大问责工作力度,做到敢问、善问、巧问、常问,通过运用问责方式,加强干部监督,实现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转变,由对领导干部个人监督向领导班子监督转变,通过组织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和执行力。
贯彻落实“三严三实”的要求,不仅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真正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