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峦庄镇元潭村党支部
元潭村位于峦庄镇正南方向公里处,辖个村民小组户人,现有耕地亩,××××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该村山高沟深,地域狭长,气候恶劣,自然条件和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该村支部有党员名,其中女党员名。近年来,村党支部在创建“五个好”党组织当中,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带领群众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使昔日贫穷落后的边远高寒村变成了如今远近闻名令人羡慕的富裕村。元潭村党支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桥头堡。
强班子,提素质,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支部书记张治业的一句口头禅。他始终把加强支部班子建设和提高党员及村干部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为了规范党员和村干部的言行,村支部讨论制定了《党支部工作制度
起镰刀带领给自己家里帮忙的群众向冒烟的山头冲去……其实,这是一个群众在烧地边草,并没有起火,不过是虚惊一场。在对这位群众批评教育结束后,大家才发现,张支书头上还戴着孝……“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有这样一个事事冲在前面的好书记,全体党员都在发奋拼搏,尽心尽力。
抓机遇,兴产业,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年元潭村支部换届后,新当选的支书张治业面对面对百年不遇的年水灾留下的满目创痍,面对尚有一半人口未脱离温饱线的状况,狠下决心,鼓足干劲,决定大打一场脱贫致富翻身仗。村两委根据本村村情,认真讨论,并因地制宜,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本村三年发展规划。针对该村牧草丰富、富余劳力多的优势,制定了“内抓养殖、外强劳务”产业发展思路,结合千百万产业富民工程和双百活动的开展,积极结合两示范和旗帜工程的实施,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努力促进当年增收。特别是中央两个“号文件”出台后,支委一班人信心更足了,决心以此为契机,反复宣传“号文件”精神,从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让农民的肚皮子、钱袋子都能鼓起来。在养殖方面,以科技为主导,以管理增效益,村支部多次聘请农牧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实地现场指导,举办讲座,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有效地促进农民增加了收入。村支部还不断探索“协会支部”的产业发展新路子,成立了产业发展协会。今年,产业协会叩门招商,与丹凤客商陈建民签定了亩土地租赁种植红豆杉协议,成为全镇在产业发展当中的一处样板和亮点。截止××××年底,全村羊存栏只,年出栏只,种植药材亩,劳务输出人次,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元。
排民忧,解民难,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元潭村党支部始终把“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支部工作的核心工作,始终把“体民心、合民意”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