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立保持流动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
探索建立保持流动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
近年来,xx省xx市流动人口急剧增长,其中流动党员8618名,占全市党员数的7.7%。针对这些流动党员素质高、实力强、分布广、社会贡献大等特点,我们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的协作,在组织跟进、深化管理、提供服务、作用发挥等方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探索建立了融教育、管理、服务、保障为一体的保持流动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保持流动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要改进学习方式,加强流动党员思想政治教育
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项新课题。要坚持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创新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激发流动党员的政治热情。一是集中教育与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在坚持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学习等经常性教育的同时,针对流动党员在不同岗位、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思想问题的实际,组织开展“
员管理,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变传统的重管理轻服务的做法,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要抓住新时期流动党员的心理和思维特点,针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去向难掌握、时间难把握、活动难组织”等问题,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机制,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更具服务性、科学性。一是落实责任。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要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布局,强化责任意识,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机构。要依托组织部门成立党委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把流出党员和流入党员的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流动党员先进性建设统一筹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增强“内外联动、上下齐抓、共同管理”的工作合力。二是加强指导。要选派党务熟、懂经济、善管理的机关干部到在外的党组织和民营企业、商会、行业协会等机构挂职。同时要把驻外办事处、工商联、商会等机构中党性强、作风好、贡献大的负责人,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办法,选拔到党组织领导班子中,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流出、流入地党组织都要重视对流动党员中优秀分子的培养和使用,及时把党性强、懂经济、善管理、群众拥护的流动党员,选拔到农村、街道社区党组织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班子中,充实基层党的工作力量。三是共享信息。借鉴全国户籍管理系统的做法,建立完善统一的党员信息管理体系,逐步推行党员身份电子卡制度。流入地党组织通过电子卡准确全面地了解流动党员的有关信息,有效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及时输入有关教育管理信息,并定期向流出地党组织通报流动党员各方面的情况,逐步形成流动党员的属地化动态管理的新格局。
三、建立保持流动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要强化工作责任,不断提升服务流动党员工作水平
要坚持围绕教育管理抓服务、抓好服务促发展,使教育、管理、服务与发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一是搭建服务经济发展平台,把驻外党组织和流动党员作为沟通内外的桥梁和联系在外民营企业家的纽带,发挥驻外党组织在项目带动和民资回归工程中的牵线搭桥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向流动党员通报家乡发展状况,落实流动党员对家乡经济社会各项工作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引导流动党员做好在外民营企业家回乡创业的宣传工作,为实施民资回归工程创造条件、架设平台。二是搭建排忧解难服务平台。协调流出地有关部门,在计生、社会治安、宅基地和户口迁移等方面提供便捷服务,竭力疏导调解民间纠纷,切实维护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为解决他们在投资创业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帮助。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沟通联系,帮助流动党员和在外乡亲解决工资拖欠、市场拆迁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搭建提高自身素质平台。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办法,及时帮助流动党员“充电”,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在外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要尝试推荐流动党员就近参加有关高校的学习,定期开设“在外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专题讲座”、“企业发展论坛”等课程。
四、建立保持流动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要突出激励表彰,及时完善流动党员目标考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