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课件: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
戴焰军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大家好,下面我来谈一谈自己对胡锦涛总书记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党的建设这一部分自己的一些理解和体会。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做了非常系统的阐述,他回顾了我们党这些年来走过的历程,总结了这些年来我们党在自身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也明确地指出来我们在党的建设方面当前还存在的一些不足和一些现实问题。提出来,我们要把党建设成为服务型政党、学习型政党和创新型政党,对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在报告中就提出来,我们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关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命题的提出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里边第一次提出来的,在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里边谈到党的建设问题首先提出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再以后,在政治局的学习会上,在去年“七?一”讲话中,总书记的讲话都反复地谈到关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么一个问题,“七?一”讲话中对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明确地提出来“五项要求”,这一次在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党的建设这一部分的阐述,它的题目就叫做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所以我就来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自己的一些理解。
一、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含义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首先我们要理解的是什么是党的建设科学化。能把这个命题提出来,也就意味着我们党在自身建设问题上的认识不断的深入,因为科学化,科学是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关于党的建设科学化,要求我们要认真地探索、总结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的规律性的东西,并且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能够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把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所以,按照这么一个理解,如果说,我们要为科学化下一个定义的话,我以为我们讲的所谓党的建设科学化,是指要在探求和把握党的建设规律的这么一个基础上形成相应的理论、制度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坚持把这种理论武装、制度保证和方法支撑贯穿于党的建设一切方面,从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向前发展的这么一个过程。
党的建设要探索规律,要把握规律,党的建设要认识、把握哪些方面的规律呢?总体上来看,我们从报告所列举的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的这么一个情况来看,一般地来讲,一个,我们要探索
民众的这么一套办法,在革命时期,我们党最有用、最拿手、也最有效的一个办法是群众运动,我们在领导群众运动方面,我们党是有我们过去的一个传统优势的。我们党当时用这种办法把广大的民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为我们夺取政权创造一个新中国来服务,在这方面体现了我们党的一个巨大的优势,但执了政以后,同样一个方法它就不可用了,所以对执政党来讲,邓小平提出了我们就不能再搞群众运动了,因为那个时候,群众运动是推翻一个政权的办法,它没有办法纳入到我们现体制之中来,它会对我们现体制构成相应的冲击和破坏,比如说我们出现“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情况,就搞乱了,“踢开党委闹革命”、“砸烂公检法”,它就把我们体制破坏了,所以过去用得非常好的一个办法,但新的条件下就不能用了,同样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也是这样。
比如说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是我们党一贯的优势,但基层组织建设,它在不同的条件下,它自身的这种要求是有很多不同的,比如说计划经济,那个时候它是一个以单位制为基础的这么一个社会结构,在每一个单位里边形成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它是跟这个相适应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的结构、人们的活动方式、就业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建立在社会基层之中的党的基层组织从它的功能到它的组织形式,到它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都在发生新变化。
比如说,我们在民营企业里边,跟在国有企业里边,这个党组织的建设,从它的活动的要求、活动的内容、活动的形式,它都是有区别的。在新社会组织里边,跟我们在传统的事业单位,这个党的组织建设也是有区别的,而且在不同的领域,这样的差异现在显得越来越大,为什么?过去我们在计划经济下,各个单位的性质基本上是一样的,党的组织在各个单位中的功能也是一样的,那时候叫党的一元化领导。今天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组织体系内部,党组织的功能定位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国有企业里边,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它是企业的政治核心,而在民营企业里边,党组织的功能是我们讲的团结凝聚职工,做职工的核心,在农村、在社区、在事业单位,在各个方面,它都在发生新的变化。
所以,总书记这次谈到我们要建立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型讲的是党组织的一种功能,比如现在在农村、在社区、在很多新的领域,我们党的组织,它一个重要功能是服务,是要通过服务来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自身的影响力、号召力,通过服务来体现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体现党自身的领导作用,所以现在我们要建立服务型的党组织,所以这个它是跟党自身的活动的环境,它面临的任务发生的巨大变化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研究中国共产党的规律需要研究中国共产党在当前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它自身的活动与执政的规律。
再一个,我们要研究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以及各个方面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规律。党的建设包括了各个方面,这次报告中总书记谈到,我们党的建设八个方面,它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方面,比如说我们平常所讲的,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党的制度建设、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纯洁性建设等,它似乎分得很细。但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所有这些方面,它又都是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的,是不可分割的,它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研究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之间的这种相互之间的联系,它其实有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更精细地、更明确、更自觉地来推进党的建设各个方面自身的建设。
比如说,党的思想建设,思想建设一谈起来,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理论学习、思想武装等这些方面的问题,但我们党在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延安整风”,“延安整风”,这个顾名思义是整顿党的作风,当时我们就要整顿文风、整顿作风,整风是整顿党的作风,它是一个作风建设,但作风建设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延安整风”最后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思想领域的问题,克服教条主义。通过作风建设,它能够解决思想建设的问题,所以就像毛泽东讲的:“思想作风问题,它是作风中第一位重要的一个问题。”可见作风建设跟思想建设是有内在联系的,它没有内在联系怎么能够抓这个影响那个呢?
比如说我们现在讲的反腐倡廉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一个方面的建设,但同时它又和党的其他方面的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说反腐倡廉,第一个有一个教育的问题,思想理论建设,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政绩观教育等,它有一个思想建设的问题。
反腐倡廉有一个作风建设的问题,由于作风建设是反腐倡廉的一个基础工程,从我们很多干部犯错误的实际教训能看得出来,很多干部最后犯腐败的错误,它开始很多是从作风建设出问题的,在个人的生活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出了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及时地解决,逐步、逐步发展成腐败性质的问题,所以作风是反腐倡廉的基础工程,作风建设搞不好,反腐倡廉就搞不好。
再一个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带有根本性的东西,我们对权力的有效的监督、制约,对党内民主的发展等方面,它都是需要制度来解决的,所以邓小平讲,他说:“制度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制度建设又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方面。
还有组织建设的问题,反腐倡廉主要是对掌权的领导干部来讲的,要解决好这个问题,组织这个方面首先要解决好干部的提拔任用问题,怎么样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我们首先在入口把好这一关,能够保证把真正合格的、优秀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这个是反腐倡廉首先要解决的第一步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那反腐倡廉是没办法做好的。所以,你看它是党的一个方面的建设,但同时它跟其他方面的建设都有关系。再比如谈到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它都属于这方面的问题。
执政能力建设,它本来就是一个综合性的东西,一个党的执政能力,它不仅关系到你这个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关系到各级党的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怎么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的能力,也关系到整
个党的作风状况、思想状况、纪律状况等方面,它是一个综合性的要求,所以我们要研究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之间,它是怎么样联系的,它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这样有利于我们更自觉、更清醒地来抓好党的建设。
再一个是各个方面,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的规律性,党的建设包括了各个方面,各个方面在不同的领域,它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现在讲高校党的建设、社区党的建设、农村党的建设、企业党的建设、机关党的建设,它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党的自身建设是有联系,有一致的东西,但也是有区别的。像我们刚才谈的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跟国有企业就不一样。
为什么总书记在强调机关党的建设要走在基层党的建设前面呢?他强调的是机关党的建设的特殊性,因为机关是集中了我们党一大批干部、一大批精英的一个地方,是群众眼睛都看着的地方,是我们党做决策、出政策的地方,在这个领域里边,在这么一个方面,对党员的要求相对地来讲就应该更高,所以机关党的建设就要走在基层党的建设前面。所以现在,我们就要研究党的建设各个领域的特点,按照它自身的要求来推进党的建设。
再一个,党的建设在不同层面,比如说教育问题,我们对各个不同层面党员的教育、各个不同群体、党员群体的教育,它有一致性,有共同的要求,但也有它相应的区别,一个,党员的思想工作、党员的教育,它要跟党员的实际工作相联系,你如果跟它的实际工作相脱节,跟它的实际工作脱节,这种教育是很难更好地发挥作用,你跟它的实际工作、实际生活联系,就跟它特定群体的环境相联系了,那就有区别了。
再一个,对于不同层次的党员本身,它的要求也不一样,高级干部、中级干部、基层干部、普通党员,这个要求也是不一样的。